close

流連在吳哥的千年古蹟之中,時間總是在不知不覺中度過,

儘管汗如雨下顯得狼狽不堪,卻沒有絲毫的埋怨在心中,

縱然衣襟早已溼透,還是帶著雀躍的心情邁開大步往前衝,

炙熱的天氣微微的風,千年的遺跡~東美蓬,

藏在樹蔭後向我們熱情的招手。

這是座很特別的寺廟,若是沒有導遊的解說,

根本看不出來這裡原本是位於東大人工湖(East Baray)的小島之上,

這個人工湖是由 Yasovarman I 於西元九世紀末所建,

為的是讓他的新都能擁有不虞匱乏的水源,

因此下令建造這座人工湖,用來調節暹粒河水和灌溉農作物用,

而建造東美蓬寺的則是羅真陀羅跋摩二世(Rajendravarman II),

只可惜這座人工湖早已乾涸,我們也只能從歷史的記載中探尋他的存在。

不過從入口處突出的登陸平台來看,第一道城牆是築在平台之後,

應證了東美蓬寺,是身處在湖中小島的一座神寺。

東美蓬屬於印度教濕婆派,寺內供奉著濕婆神,

主要是為歷代國王祭祀祖先時所設的祭壇,

在第一層及第二層的平台上,每一個石梯及平台的交會處,都設有一對石獅,

在藍天的映照之下,昂首的石獅,顯得威猛無比。

另外最值得欣賞的,就是平台上的四個角落,總共有八座的大象石雕,

每一座都是1:1的尺寸下去打造,只可惜早已遭受人為的破壞,

雖經修復過,看起來較為完整,但昔日的光采卻已不復見。

從平台往下看去,原本該有的迴廊早已殘破不堪,

一眼望去盡是斷垣殘壁,看在這兩隻石獅的眼裡,應該是不勝唏噓吧!

由紅色砂岩一塊一塊築成的城牆,經歷無數個風吹雨淋的日子,

表面早已露出歲月的痕跡,觸摸起來就像是澎湖的咕咾石一樣。

通往第二層平台的石階,早已頹圮,

若沒有木造支架作為引道,很難繼續往上爬,

從門楣上焦黑的雕刻與經過修復後換上新裝後的支柱來做比較,

新舊交替之間,反而讓我感覺有點格格不入的味道。

來到了最高層的平台之上,同樣矗立著象徵須彌山的五座磚造寶塔,

由於角度的關係,若是沒站好位置,大多只能看到三座或是四座寶塔。

從正面看,就可將東美蓬的五座寶塔映入眼簾,

位於中間的寶塔,則立於高2公尺左右的基座上,

依循傳統的設計方式,明顯高於其他四座。

主塔的外型看來還算完整,門的部份同樣經過修復,

磚牆上的神像雕刻,看起來就略顯單調些,

牆上則佈滿了小圓洞,不過這些可不是戰亂後留下來的彈孔,

而是當初在建造時,為了固定雕刻所使用的灰泥,

因為抵擋不了歲月的摧殘而掉落,才會留下一個個的圓孔。

這個造型特殊的格子窗,將近一個人的高度,

不知當初有何重要的用途,非把窗戶開的這麼大一個,

看這位外國朋友蹲在窗前端詳了許久,連我們也跟著好奇起來,

可惜沒那個慧根,怎麼看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在這第三度遇到了這對兩小無猜,看著他們悠閒的模樣,真令人感到愜意,

相信此趟與古國的相遇,必定讓他們收獲滿滿才是。

搞笑的我們看見這對小倆口每回的POSE總是那麼有味道,

決定這回也來效仿一下,只可惜因為太刻意了,

所以不管怎麼擺就是少了那份自在,徒留這些好笑的畫面。

浮在水面的神寺早已不復見,如今只能憑空想像有如水上明珠那般的奇妙絕景,

少了波光粼粼的東美蓬,風采卻是依舊,

歷經千年的焠鍊,縱使逐漸凋零,寺內的一磚一瓦,還是值得細細品味。

 

景點資訊:

東美蓬寺(East Mebon)

建造年份:10世紀中

建築風格:Pre Rup Style

在位國王:羅真陀羅跋摩二世(Rajendravarman I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r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