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雖然我們一家子都不是天主教徒,但由於愛趴趴造,

對於外型較為特殊的教堂,總還是想來看看探個究竟,

趁著這趟花蓮之行,查了一下新城天主堂的相關資料之後,就決定來看看,

除了教堂的外型是以諾亞方舟的意象來建造之外,

更特別的是,天主堂的前身竟然是日據時期新城神社的遺址,

這兩個本來互不相干的建築體,在合為唯一之後,相信會更有看頭才是。

原以為有門牌號碼應該很好找到才對,沒想到新城天主堂卻是藏在巷弄之間,

繞了一下,在看到新城公園的牌樓後(原是神社的第一鳥居),向左轉直走到底,

就可以看到這幅奇特的景象,原是神社的第二鳥居上頭寫的竟是天主教會,

這種東西方產物並存的奇特景象,看來也只有在這裡才看的到吧。

從鳥居望向參道,兩旁花木扶疏,整理的還算乾淨,

越往裡面走,感覺頗為幽靜,悠閒的午後來到這裡逛逛,也算別有一番滋味。

保留下來的石燈籠,就佇立在參道之旁,比較特別的是,

這裡的燈籠上方都被漆上了鮮紅的顏色,不知道是要跟天主堂融為一體還是怎樣的,

由於當下找不到人來詢問,這個問題也就無解了。

來到船型教堂的前方,整個牆面已被盤根糾結的樹枝完全佔領,

石燈籠各立於左右兩邊,說真的看起來感覺有點格格不入,

且第一眼看見這教堂的模樣,讓人感覺有點孤寂與滄桑。

雖然牆壁被樹枝所盤據,但上方的十字架依稀可見,

十字架的下方還有一扇門,兩旁除了有對聯以外,

門上還掛著幾乎被樹枝所淹沒,寫著普天同慶的木匾。

再往前走一點,就可來到神社遺址的第三座鳥居,除了可見到石燈籠之外,

鳥居兩旁還保留著狛犬,從這個方向來看,就是日式風味十足的神社建築。

穿過鳥居,走到盡頭,就是原本的神社本座,不過現已改為聖母亭,亭前供有一聖母像,

幾棵老松高聳入天,整個環境可說是十分的清幽,只是我們並沒有在裡面久留,

因為此地是日本為了紀念在「新城事件」中罹難的十三名士兵所建,

雖然事情已經久遠,但難免心中還是有點毛毛的,

也就只有遠遠的拍了這張照片,準備往回走,到天主堂瞧瞧了。

台灣光復之後,新城神社日漸荒廢,直到1956年間才由神父購得土地,並且在此興建教堂,

中日斷交之後,國民政府下令拆除台灣各地的日本神社,

當時的神父覺得歷史建物不容被摧毀,便將神社的外貌加以改裝掩飾,以免遭到拆除的命運,

也因為神父的用心,使得新城神社才能保留部分遺跡直到今日。

一開始跟大家提過,新城天主堂的外觀就像是諾亞方舟一樣,

從這個方向看過去,是不是像極了一艘有著彩繪玻璃,航行在一片綠洲之上的巨輪。

與船頭一樣,船身的位置同樣爬滿了綠色植物在上頭,

近一點看個清楚,除了窗戶的部分應該是有特別清理過外,整個牆上都是細細的樹根。

由於教堂的門是鎖著的,因此無法進到裡面,不然還可以看到早期留下來的洗手舍,

這個高塔看起來就像是整艘船的指揮中心一般,讓人不禁讚嘆,當時建造天主堂的用心。

不過跟之前在外面看到的景象大致相同,除了有石燈籠外,教堂門旁還有一隻狛犬守護著,

讓初來乍到的我們,還真有點時空錯置的感覺。

因為歷史讓兩個不相干的建築結合在一起,來到這裡,

您可以看到日式神社中的鳥居、石燈籠,與西洋天主堂的十字架、聖母像共存共榮,

如果您也想體會這般奇特的景象,歡迎您親自來新城天主堂感受一下

 

景點資訊:

新城天主堂(新城神社)

地址:花蓮縣新城鄉博愛路64號

電話:03-8611722

 

如何前往:

沿著台九線往南,到達新城時,走左邊往市區的舊有道路,即為博愛路,

前行約100公尺後見左手方新城公園之牌樓左轉進入到底即可抵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r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