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最早接觸到陝西菜時, 是公司在十年前去西安旅遊時,
當時對於西安的各式佳餚感到非常特別且新鮮有趣,
回來後才知原來在公司附近也有這樣的一家餐廳專門在賣陝西菜.
當然中間也來此交關過幾次, 但當時還沒開始玩格子, 也就沒有特別紀錄下來.
2007年歲末年終時, 原本與公司同事相約利用中午時間一起來此慶祝的,
沒想到因為客人太多, 即使我們在前一天已先訂好菜色仍來不及享用,
只好倖倖然放棄, 成了殘念之旅.
一晃眼已時隔一年多, 某天再度燃起來此聚餐的念頭, 這回為了避重蹈覆轍,
也是一樣在前一天就來訂桌選菜色, 並央求老闆先做好,
但因天氣太冷, 老闆堅持要有人到場後才能開始下鍋.
於是我們決定派了一位美女先行前往, 本以為一切都安排妥當時,
不料當天早上老闆居然打電話來說我們的菜單不見了,
所以忘了有什麼菜色, 這一瞬間還真是令我們傻眼,
難道我們真的是和這間餐廳八字不合嗎…?
幸好在七拼八湊, 排除萬難後, 總算是圓滿成行了.
前陣子店家才剛改過裝潢, 不過店裡的裝飾還是像極了陜北人住的窯洞,
加上老闆和服務生穿著的服飾, 整個非常有邊塞風味, 牆壁上滿是客人的塗鴉簽名留念.
以前的門面 改裝後新的門面
而這店名勺勺客一詞, 也是極具趣味和特別,
以前一直不明白其意思, 後來才知原來是陜北人對做菜高手的稱呼.
這兒是以陝西菜出名, 擅用各種香料, 且以鹹鮮, 酸辣, 香蒜篡之複合味居多,
適合喜歡重口味及吃辣的饕客們.
首先上場的當然是陝西菜裡最著名的陝西泡饃~
此為西北地區的主食麵點, 一開始會先送上這兩大塊泡饃(一塊為一人份),
由客人自行剝開成小塊狀, 再交回店家烹煮.
一般來說剝的越小吃起來的嚼感較好, 最好像玉米粒大小般,
不過相對的就要花上更多的時間來剝才行.
泡饃三部曲:
我們點的是牛肉湯頭的泡饃, 這是兩碗的份量.
搭配的是雙紅湯底, 所謂雙紅, 即指紅血, 紅肉.
以牛骨、髓、肉、筋等料及數十味香料精熬高湯後,
再燴煮香滷鴨血及香滷牛腱子肉、時蔬等, 其湯頭濃香,
牛肉軟綿入口即化. 老闆還不吝嗇地說可以為我們免費加湯一次,
尤其這天剛好遇到寒流來襲, 喝上一大碗, 真是讓人暖到心坎裡.
酥嗆土豆絲~
由馬鈴薯刨絲而成, 加以香料醃製, 入口是脆脆的而不是印象中鬆軟的,
略酸的調味, 相當爽口, 獲得大伙一致的稱讚.
風酥雞~
也是店招之一, 去骨的雞腿肉醃過後塞入香蔥, 灑上椒鹽酥炸, 上桌後再淋上檸檬汁,
只能用超好吃來形容, 而且好吃到我只搶到一塊盤子就見底了.
岐山臊子麵~
是道乾拌麵, 裡頭摻有花椒醋汁、豬肉、木耳、豆干丁等等酌料,
微辣的口感卻不嗆鼻, 相當好吃.
小蔥羊肉拌麵~
因為有人不敢吃辣, 所以另點了這道一樣是麵食.
香嫩的小羊肉與紅蘿蔔, 拌上香Q的麵條, 很是很棒的口感.
與臊子麵相比, 這道算是偏鹹的重口味,
不過這些醬汁拿來淋在白飯上, 還真是相當配飯.
新彊香酥羊串~
用孜然等二十多種香料調味醃製再去烤, 一上桌香氣十足,
感覺上肉質略乾, 不過入口香香酥酥的還真是人間美味.
炙子骨排~
是道仿宋的名菜, 是當年宋徽宗生日時, 御宴第四道菜餚,
這也是店家的招牌名菜之一, 不過乍看其外型並不太討喜,
但其煮功繁瑣, 至少需要十小時泡、滷、蒸、炸、烤才成,
其肋排炸的外酥內嫩且不油膩, 刀子輕輕一切即骨肉分離,
加上外皮特別的調味料, 很值得一嚐.
鮮溜A波雙綠~
A菜脆波菜軟、滋味鮮香, 是平常常見的二樣普通青菜,
沒想到經過店家巧妙的組合後, 反而呈現出不一樣的口感.
酸嗆牛肉~
以沙朗牛肉、酸泡菜加上香菇等配料快炒,
泡菜酸甜, 牛肉也相當軟嫩好吃.
蒙古炸奶豆腐~
這是飯後甜點, 原本是要點另一道奶香小饅的,
但是老闆力薦我們品嚐這一道, 還表示這是要兩天前預定才吃得到的,
而這回可以通融我們, 想想當然要試試囉.
這是用薄薄的麵皮, 包入起士再下鍋油炸澎成鼓鼓的,
上頭再灑上一層糖粉, 趁熱吃時裡頭的起士還會牽絲呢.
不過也許是期望過高, 反而沒有讓人很有驚艷之感.
要是這裡頭起士可以再多一點, 味道濃一點, 我想我一定會吃上好幾個.
就在一陣秋風掃落葉後, 我們迅速地解決了這幾道佳餚,
算一算時間還花不到一個小時, 於是趕在中午休息時間結束前,
才心滿意足地回去繼續上班, 為漫長的下午打拼去.
店家資訊:
勺勺客陝西菜館
地址:北市仁愛路二段41巷15號
預約專線:02-2351-7148
營業時間:
11:30~14:30午膳 (廚房供餐14:00)
17:30~22:00晚餐 (廚房供餐至21:00)
每週一公休農曆春節休息 (依公家機關休假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