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回來到富基漁港享用完美味的生猛海鮮之後, 總是直接打道回府,
其實很早就知道富貴角燈塔就在漁港的附近, 卻一直沒走上來瞧瞧,
猶記幾年前曾嚐試從老梅公園那頭走過一次,
只可惜終究因為太遠最後還是半途而癈,
這一次趁著天時地利之便, 終於踏上了這條通往燈塔的步道.
從富基漁港裡的私人停車場出發, 順著階梯往上爬,
大約十幾分鐘的腳程就可輕鬆抵達, 由於正值黃昏時刻,
少了毒辣的太陽照射, 多了海風的輕輕吹拂.
走來非常的愜意與優閒, 而且步道的坡度也不會太陡,
沿途還有無敵的海景夕陽可以欣賞, 是一個非常適合闔家同遊的好地方.
沿途還可見到早期因為火山熔岩流過後, 所形成的特殊地質景觀~風稜石,
在數量以及規模上都相當可觀, 稱的上是台灣首屈一指.
仔細觀看這些造型特殊的風稜石, 因為終年遭受強風吹襲的關係,
使得每一塊安山岩, 除了擁有數量不一的稜面以外, 還有著各式各樣的風貌,
令人不得不讚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奧妙, 以及任人想像的奇幻創作.
邊看邊走的輕鬆旅程, 拾階而上, 小翔比可是一馬當先, 絲毫沒有半點疲態,
這一路走來, 少了烈日的照射, 不知不覺中, 今天的目標已經出現在遠方不遠處.
有別於傳統清一色的白色燈塔, 黑白相間的富貴角燈塔, 置身在富貴角海岬上,
這是日本佔領臺灣之後, 所建造的第2座燈塔, 完工於1897年, 塔高14.3公尺,
是財政部關稅總局目前管轄的34座燈塔當中, 位在臺灣本島最北端的一座.
除了塔身為特殊的八角形建築外, 其他的建物仍承襲一般的白色建築,
不過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目前燈塔裡有設置軍方的雷達站, 所以無法對放開放,
遊客只能隔著白色的矮牆向裡頭張望.
民國51年, 富貴角燈塔改建成為今日所見的八角形混凝土塔,
仍保留了最初黑白相間的塗裝, 不過改建時因空軍反應塔身過高, 影響雷達掃瞄效果,
因此決定拆除部分已經建好的塔身, 而保留今日所見14.3公尺的塔身.
這條步道的興建完成, 將富基漁港、富基公園、老梅公園以及富貴角燈塔連結在一起,
在享用玩美味的海鮮大餐之後, 還可以散步到此欣賞到奇特的風稜石,
一路走來, 更可以欣賞到礁岩所形成的老梅海灣地形,
絕對是一個週休假日, 值得親子同遊的好地方.
景點名稱:
富貴角燈塔
位置:台北縣石門鄉富貴角
如何前往:
沿台2線往宜蘭方向(北部濱海公路)行駛, 過三芝後順著富基漁港的指標進入,
直走到底的私人停車場後(收費50元/次)即可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