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咖啡壼又稱維也納咖啡壼, 或是平衡式塞風壼,
其實打從一開始接觸咖啡時, 對於這個有如天秤般的藝術品就極為迷戀,
然而其不斐的價位總令人為之卻步.
所以每每經過櫥窗時, 只要是有幸看到, 總會對它佇足凝望且流連忘返.
光是它華麗的外表, 優美的線條, 就足已吸引眾人的目光,
而閃亮的鍍鉻金屬外殼, 更是令人難以抽離對它的注目,
相信看過的人也一定對它留下深刻的印象.
發明這個咖啡壼的人是位英國造船師傅~ James Napier,
其凝聚了大自然的力量包括:火力、蒸氣、壓力和重力,
完全把摩卡咖啡壺和虹吸管原理組合在一起.
因為作工精美華麗同時結合科技的巧思, 十九世紀時不僅被選為比利時御用,
也是歐洲各國皇家御用咖啡壺…
有人說如果你很重視喝咖啡的情調,
那麼就請你一定要來認識這個充滿貴族氣息和視覺趣味的比利時咖啡壺.
撇開華麗的外觀不說, 光是其整個操作的過程就足以讓人炫目、感到好奇,
彷彿像是在觀賞一場魔術秀般.
這個壼平時多半是被我擺在櫥櫃裡欣賞用的, 平時鮮少拿出來使用,
一則是怕清洗上的麻煩, 二則是怕一個不小心被我給傷了,
所以趁著這回心血來潮拿出來煮咖啡時, 特別做一次完整的介紹,
讓大家更加認識這個陌生且平時不大容易接觸到的比利時壼, 也一同欣賞這個奧妙的變化.
比利時咖啡壺, 是利用平衡桿以及熱漲冷縮的原理, 將咖啡粉放置在左邊的玻璃瓶中,
待右側的水以酒精燈煮開後, 因為熱漲效果往左側沖煮, 再回到右邊的不锈鋼瓶中,
即可打開閘門, 使香濃的咖啡傾洩而出.
接下來一一分解讓各位更加清楚了解其整個過程:
步驟一、在金屬壺中加入所需水量, 人份約350CC, 並緊密地蓋上.
步驟二、將所需的咖啡粉, 用中研磨, 兩人份約30g放入另一端的玻璃壺中.
步驟三、將金屬壺抬起, 打開酒精燈的蓋子, 以金屬壺將酒精燈蓋卡住, 點燃酒精燈.
步驟四、當水加熱後, 熱水隨著虹吸管流到玻璃壺中與咖啡接觸,
一旦金屬壺中的水越來越少重量越來越輕,
最後使得酒精燈蓋反彈蓋上熄火, 金屬壺不再加熱冷卻後,
經由虹吸管一頭的過濾器將咖啡與咖啡渣分離,
慢慢地又將水從玻璃壺中吸回.
步驟五、打開水龍頭就可享用美味的咖啡了!有時因為蒸氣壓力的關係咖啡無法流出,
可以將金屬壼上方的旋鈕稍微打開即可.
別懷疑唷, 一切就是這麼地簡單, 只要將前置作業做好, 過程中完全不需要再動手,
5分鐘後就可享受到一杯皇家香醇咖啡, 順便體驗優雅沖泡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