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第四天的吳哥行程,依舊在艷陽高照下進行,
同樣是30多度的高溫,也許是因為旅程即將結束,心情也變得懶洋洋的,
還好有微微的風從樹林間吹來,伴著枝頭上清脆的鳥叫聲,
總算讓我們又邁開大步,來到這幻化極樂之路的~變身塔。
變身塔又稱為比粒寺,其位於吳哥王城的東邊,
這裡是古代皇家御用的火葬場,當國王逝世在此處火化之後,
將會變身為神,變身塔之名由此而來。
十世紀中期所建造的神殿,由紅色磚岩以及砂岩所堆疊而成的五層建築,
他的年代比起小吳哥來說,還要早上兩百多年的歷史,
想當然爾,年代久遠的建物保存不易,遠看各個高塔還算完整,
但上到高台之後就可發現,還是免不了斷垣殘壁的景象。
通往塔頂的階梯前,可以看到這座長方形的基座,據說是當時的停棺台。
兩旁還有相似煙囪般又尖又高,用來火化骨灰的高塔。
塔內散落一地的石塊,和只剩一雙腳的雕像,再加上牆壁焦黑的痕跡,
似乎應驗了這裡以前就是個焚化爐的樣子。
而高塔前還有一間用沙岩築成類似涼亭的地方,
裡頭有一個用來清洗國王骨灰的小池。
據傳,當時是以椰子汁來做清洗,池內並附有排水孔,
只是不知道是自我心理作祟還是有不能說的奧妙,
這個小池子怎麼拍,就是手震的厲害。
幾乎每天都會有一個令人爬的心驚腿軟的陡峭石梯要經歷,
看來這回要上到塔頂,免不了又得小心翼翼一番才行。
不過因為接連幾天爬陡梯爬的心驚膽顫的痛快經驗,
這天已覺得雙腿有些不聽使喚了,為了後面的行程著想,
這個變身塔決定派翔比爸隻身前往攻頂,
而我則留在下面看書納涼等他歸來。
同樣是象徵須彌山形式的五座高塔,靠東邊的兩座分別供奉著濕婆以及毗濕奴神,
而西邊的兩座塔則分別供奉著他們的神妃烏瑪以及拉克希米。
在各座高塔的磚牆上,則刻有男女守護神的雕像,其栩栩如生的面容,值得細細品味。
經過了千年的歲月,人事已非的變身塔,
獨留幾隻仰天而望的石獅分散在四周,靜靜的守護著這裡。
也因為這裡的視野開闊,成了巴肯山之外,另外一個觀賞日落的好地方。
翔比爸說在塔上遇見了這位警察,用著不是很標準的國語對著他,兜售他的警徽,
還直說這個警徽很好用,害翔比爸臉上頓時浮現三條線,
心裡還OS:拜託!我是良民耶,買你的警徽要做啥啊。
來到這傳說中國王火化之後變身為神的地方,
儘管走起來有點毛毛,但只要懷抱著一顆虔誠敬畏的心,
我想您會和我一樣,在讚嘆聲中安然而退。
景點資訊:
變身塔 (Pre Rup)
建造年份:10世紀
建築風格:Pre Rup Style
在位國王:雷真陀羅華爾曼二世(Rajendravarman 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