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基於戰略的需要, 國軍於民國57年開始, 分別在南竿、北竿、西莒與東引這四個地區,

開鑿可供登陸小艇停靠及使用的坑道碼頭, 並將此案定名為「北海案 」作戰工程計畫,

後來除了西莒因地質關係開鑿失敗以外, 其他三個地區的坑道工程皆相繼完工,

先前已介紹過北竿的北海(午沙)坑道, 其規模與南竿的北海坑道相比, 可說是遜色不少,

現在就讓我們進入這堪稱鬼斧神工蓋世之作的北海坑道, 體驗一下他的壯闊之美.

坑道的入口處位於仁愛村附近的澳口, 附近還有大漢據點以及南竿遊客中心等景點,

入口處除了擺設兩門退役的高射砲之外, 還有仿照著當年士官兵們同心同力,

一鑿一斧胼手胝足挖掘坑道時辛苦模樣的圖騰雕像, 藉以表徵當時工程的艱鉅.

在還沒進入坑道參觀之前, 為了免除小翔比對於坑道黑暗的恐懼,

當爸媽的我們, 得先想個辦法讓他感覺坑道不是那麼的可怕,

在搬出「演很大」的十八般武藝之後, 終於卸除他的恐懼, 準備進坑道參觀了.

早期坑道的入口其實蠻寬的才對, 後期可能是為了推展觀光,

特別在坑道前立了這塊石碑, 上頭大大的海中懸日月, 洞裡擁乾坤這十個字,

用來形容北海坑道還蠻貼切的, 而除了正面這十個大字以外, 從坑道裡頭望出來,

還有鬼斧神工蓋世之作八個大字同樣貼切.

進入坑道的小翔比, 似乎對於坑道裡詭譎神秘的氣氛, 感到害怕,

照起像來的比情, 感覺有點驚恐遲疑, 眼眶彷彿泛著淚光一般,

事後想想, 還真是為難他幼小的心靈, 跟著我們來到這他認為一點都不好看的戰地風光.

經過一番溝通之後, 看來還是要爸爸陪著走比較有效啦,

稚嫩的臉龐難得擠出一絲的笑容, 表情也變的自然許多,

其實光從路口處工程之雄偉, 相信坑道裡頭一定別有洞天.

順著參觀方向的指標進入坑道之後, 望向右手邊就是繞一圈後的坑道出口,

從照片的右手邊看來, 這塊浮板應該是後來加上去的才對,

為的是讓參觀的動線可以順暢, 讓遊客不必再走回頭路.

南竿的北海坑道, 是馬祖最被推崇的戰地景觀, 呈現「井」字造型的坑道,

高度為18公尺, 寬度10公尺, 步道全長700公尺, 水道640公尺,

漲潮時水位為8公尺, 退潮時為4公尺, 坑道內部可以停泊120艘小艇,

故又被稱為「地下碼頭」.

平靜的水面讓我一度以為坑道的水質清澈到可以見底, 這般美景真是令人迷惘,

但以其退潮時還有4公尺的水位來說, 應該是深不見底才對,

這時才回神過來, 水面上所呈現出來的影像, 其實是坑道的倒影.

沿著步道蹺行一圈, 大約為20分鐘左右, 由於當時施工設備的簡陋與缺乏,

除了用炸藥外, 其他則全靠人力來挖掘堅硬的花崗岩壁, 使得不少官兵因此而犧牲,

有些步道甚至要稍微低著頭或是側個身才能通過, 可見當時工程之艱鉅.

這座海上坑道, 在當年被視為高難度的工程, 出動了許許多多的士官兵,

不分晝夜輪流施工, 歷經820個工作天終告完成,

原本肩負起軍事重任的神秘面紗, 也因兩岸對峙情形漸趨和緩,

得以開放供一般遊客參觀, 讓我們見到褪去戰地任務後的北海坑道,

竟是如此迷人的美景, 用『鬼斧神工,蓋世之作』來形容, 真的一點也不為過.

白天參觀時, 需配合潮汐的漲退, 才能進入參觀, 從上午8時至下午5時開放參觀,

坑道在滿潮前後2個小時, 由於海水會淹沒步道, 故暫時無法進入,

因此參訪北海坑道時須避過滿潮期間, 如果暫時無法入內,

建議可先前往附近的大漢據點或是遊客中心走走, 等退潮後再進入參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r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